科伦药业变更募资用途,放弃创新制剂生产线和 NDDS 项目,扩充大输液产能

wwwpaotui001 医疗资讯评论63阅读模式
摘要卷不动了作者:西北哽在大家都冲动创新的年代,宣告自己“不创新”是要有勇气的。9月24日,科伦药业变更募资用途的决议获得通过,近15亿元的募资方向突然变更。

科伦药业近期作出调整,原计划实施“创新制剂生产线”和“NDDS与抗肿瘤制剂”项目投资暂停,进而增加输液生产规模。此举激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,亦对科伦药业的股价产生了明显影响。

一、从创新到集采科伦的无奈之举

2019年,科伦药业并行推进两项产能扩建项目,以适配集中采购步伐。该策略包括对创新药生产线投入15.8亿人民币,并对纳米递送系统(NDDS)投资2.2亿人民币,均旨在应对集中采购引发的市场演变。尽管如此,集中采购启动后,科伦药业发现上述创新项目未能实现预定效益。

集中采购对药品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份额分配产生了显著影响,加剧了行业内的同质化竞争。科伦在仿制与创新药物领域的初步规划尚无法满足临床需求。面对这一挑战,科伦已调整策略,暂停创新制剂项目的推进,并致力于提升大输液产品的生产规模。

二、大输液:科伦的“救命稻草”

科伦的核心业务为大型输液,2023年其销售额超百亿,占据约一半的市场份额。鉴于大输液成本相对低廉,所占用药支出比例较小,不易成为药品费用控制的关键因素。因此,尽管遭遇集中采购挑战,科伦在大输液业务领域持续维持稳定发展。

若直接照搬药物集中采购与区域分散配送模式,可能对临床药物供应链构成严重威胁。为此,科伦公司已决定扩大大型注射剂生产线规模,旨在确保在集采政策下维持市场状况稳定。

三、集采的双刃剑:科伦的喜与忧

科伦医药面临着集采政策的双重冲击,既是发展契机亦是挑战。自实行集采政策至今2023年,公司制剂业务收入已超40亿元,占总收入四分之一,并有47个产品被纳入国家集采清单。尽管药品价格大幅下调,科伦在集采领域的业绩依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,这充分证明了集采对个别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。

然而,集采也带来了同质化竞争的问题。

四、创新药板块:科伦的“鸡肋”

科伦博泰,作为科伦集团创新药物板块的核心,一度承载着集团的重托。尽管集团增加投资,扩展生产规模、扩充产品组合以及优化剂型,规模效应和市场份额的提升依旧未能实现。此外,同类药物审批频次较高,形成对其发展的重大挑战。

近期,关于“进口药品在医院难以觅得”的话题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,这一现象系国家集中采购政策成效的自然反映。在全球范围内,西国市场引领原研药降价,而我国则通过集中采购机制实现类似目标。然而,国际仿制药巨头如辉瑞、梯瓦、诺华等,在市场表现上普遍优于我国众多仿制药生产企业。

五、科伦的未来:何去何从?

科伦药业近期表现引发业界热议:公司拟如何抵御集中采购带来的挑战?系选择坚守现有市场,抑或探索新的发展路径?

科伦之选可能为业内药企提供借鉴实例。在集团采购的背景下,协调创新与存续、明确企业定位,系药品行业需深思的核心要务。

六、集采的影响:不仅仅是价格

集中采购机制促降药价,重新构建医药产业框架。众多初创药企借此契机完成逆袭,其中一些甚至投身资本市场,对旧有医药行业带来冲击。

七、科伦的挑战:如何在集采中突围?

科伦须克服采购集中化的难题,并力求在未来医药市场中稳固地位。尽管前景充满变数,但也蕴藏着巨大的成长潜力。

文章末尾固定信息

我的微信
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weinxin
我的微信
我的微信公众号
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weinxin
我的公众号
 
wwwpaotui001
  • 本文由 wwwpaotui001 发表于 2024年9月28日08:17:57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w.paotui001.cn/archives/466
  • 科伦
  • 扩产能
  • 集采
  • 创新制剂生产线
  • NDDS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